呵护健康 从这里开始
We Care for Your Health
近日基孔肯雅热疫情备受关注
广东地区已确诊超4000例
世卫组织发布警告:
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
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夏天的蚊子堪称自然界最执着的"快递员",总在你追剧入迷时、深夜熟睡后悄然现身,留下几个痒到跺脚的"纪念章"。
但最近这届蚊子有点不一样,国内有的城市已经收到多份特殊"包裹" —— 基孔肯雅热,正借着花斑蚊的翅膀四处派送。这可不是普通的皮肤红包,拆开可能收获"发热+关节痛+皮疹"的三连击。
展开剩余84%一、 花斑蚊的"病毒快递业务"基孔肯雅这个词听起来像某种神秘咒语,其实源自非洲语言里"弯腰行走"的描述。想象一下被关节剧痛折磨得直不起腰的样子,就知道这份"夏日盲盒"有多不友好。而负责配送的"快递员",正是我们常见的花斑蚊——白纹伊蚊,它们身上的黑白条纹堪称病毒传递的特殊制服。
这些蚊子的业务流程也相当规范:首先,发病的患者、悄咪咪带毒的隐性感染者,还有非人灵长类动物,个个都是病毒的“移动仓库”。
传播途径则靠蚊子当“快递员”:伊蚊叮了携带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就在蚊子体内“安营扎寨”,繁殖2到10天,等“快递打包”好,再通过叮咬传给下一个人。
而人类基本都是“易感体质”,谁都可能被盯上,但好在这个快递有个弱点:不支持"人际直达"服务,所以防住蚊子就等于"拒收包裹"。
二、拆盲盒的"惊吓三连击"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通常3-7天就会收到"拆盒通知",快则1天,慢则12天。
第一个蹦出来的往往是"高热炸弹"。体温骤升至39℃以上,还可能附赠寒战特效。部分人会体验"双峰热"——第一次发热退去后,休息几天再来一轮,仿佛病毒在玩"回马枪"游戏。
紧接着登场的是"红疹风暴"。发病后2-5天,半数感染者的躯干、四肢会冒出红色斑丘疹,手掌和足底也可能中招。这些疹子带着痒痒的"魔法攻击",像有小虫子在皮肤下游走,几天后自行消退,可能还会留个"脱皮纪念品"。
最磨人的当属"关节酷刑"。发热的同时,关节开始上演"疼痛交响曲",手腕、踝趾等小关节最先"领唱",膝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也可能加入合唱。典型表现是手腕受压时的剧烈疼痛,更麻烦的是,部分人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此外,头痛、恶心、没胃口等"配角症状"也可能前来捧场,眼睛怕光、结膜充血是常见客串,少数人会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小插曲,这些通常只是"友情出演",不必过度紧张。
👉 感染者多为轻症,大部分人症状一周内会好转。但在婴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可能会引发重症。
三、拒签"病毒包裹"的三大绝招要想让花斑蚊的快递员们空手而归,防蚊才是终极解法,只需掌握三个防蚊秘籍:
第一招:端掉蚊子的"育儿基地"
伊蚊的幼虫须在积水中成长,所以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就是釜底抽薪。花盆托盘每周清空两次,花瓶水每周更换并刷净瓶壁,不用的水桶水缸倒扣放置,阳台角落、卫生死角里的积水随时清理。让蚊子连"产房"都找不到,自然无法扩大业务规模。
第二招:给身体装"防蚊结界"
蚊子活跃的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出门就穿长袖长裤,颜色选浅色——因为蚊子是"深色控",穿黑衣服容易被盯上。裸露皮肤喷上含避蚊胺、驱蚊酯的驱蚊液,相当于给身体贴了"快递拒收贴"。家里安装纱窗纱门,门窗的孔隙要封好,睡觉时挂蚊帐,打造全方位的"防蚊堡垒"。
第三招:学会"症状自查术"
如果出现发烧、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尤其是近期去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或是身处有病例的区域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知行程。早发现早处理以实现尽快康复。
『 温馨提示 』这届蚊子虽然带毒,送的"大礼包"也厉害,但做好防护,是可以进行"拒收"哒!
夏日里多一份细心,清理好每处积水,出门做好防护,就能让基孔肯雅热的"快递业务"彻底停摆。
在和蚊子的持久战里,我们多一分警惕,病毒就少一分可乘之机。这个夏天,做好防护主动出击,让花斑蚊的"病毒盲盒"永远送不出去!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发布于:北京市点搭网配资-加杠杆的炒股软件-配资投资平台-我要配资网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