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资料图)
羊城晚报驻京记者 王莉 见习记者 宋诗颖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国新办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权威回应。
免哪些费用?惠及哪些群体?
《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在研究制定这项政策的时候,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稳妥有序方式,在免费项目上,明确免保育教育费;在免费年限上,明确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同时,鼓励各省结合实际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展开剩余68%公办、民办幼儿园能免多少钱?
《意见》明确,免保育教育费的标准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即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原来收多少,现在就免多少,全额免。对于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民办园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例如,某个民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人800元,所在地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是500元,政策实施后,在公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免交500元,在民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相应按照500元的标准免除,只要交300元差额部分。
资金如何保障?补助何时下达?
《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以政府投入的‘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的‘减法’。”郭婷婷介绍,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介绍,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其中,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80%、60%和50%的比例分担。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指导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好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应承担的资金。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期下达。”许留庆说。
今年秋季学期就能享政策红利?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表示,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后,尽快部署实施,倒排工期推进政策落地。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同时,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幼儿园在园儿童学籍信息管理,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及受助信息,强化与相关部门数据的对接共享与交叉稽核,做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为政策实施和资金拨付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此外,全国幼儿园数量多、分布广,教育部、财政部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跟踪评估实施效果,指导各地不断优化政策举措,真正把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关于后续政策的考虑,郭婷婷表示,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多样,情况比较复杂,学龄人口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实施后,将密切关注各地的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把好事办好。同时,将综合考虑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会同教育部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让更多孩子受益。
发布于:广东省点搭网配资-加杠杆的炒股软件-配资投资平台-我要配资网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